怀化日报|党建引领振兴路 农资集采促增收 ——看中方县活龙村如何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2023-04-25 08:56:04          来源:怀化日报 | 编辑:杨丽群 | 作者:向雨茜          浏览量:5485

中方县铁坡镇托管基地金秋梨园一角

近年来,中方县铁坡镇活龙村坚持党建引领“六大行动”,紧扣怀化市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8种模式,走出一条全产业链托管和农资集采的新路子,推动偏远村落集体经济收入经突破20万元大关,荣获“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怀化市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真抓实干村”等荣誉称号。

找准发展路子,明确“干什么”

该村党支部负责人表示,“农资集采”不是“照虎画猫”“拿来主义”,而是要看村里发展适不适合,需不需要。

紧盯技改品改发问。活龙村金秋梨在1996年进行试种植,目前形成了集农户、“经纪人”、包装商、收购商等为一体的专业化市场,每年总产值在2000万元以上,然而在火爆市场的背后,生产分散粗放等问题日益显现,品改技改迫在眉睫。

围绕群众期待破题。除了病虫害的问题,受气候和果树寿命影响,该村金秋梨种植成本逐年攀升,农药化肥从420元每亩提高到1100元每亩,因为居高不下的种植成本,活龙村及周边村金秋梨种植面积逐年缩小,如何激活群众种植积极性,巩固活龙村金秋梨主区生产优势亟待破题求解。

聚焦稳定增收求变。2021年,在市委组织部的关心支持下,活龙村建成了800立方米的仓储冷库,实现金秋梨错峰错季销售,让村集体经济尝到了突破10万元的甜头,但年初因低温冻雨,金秋梨大幅减产,村集体经济主导产业遭受重创,如何让村集体经济稳定增收,也成为活龙村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踏稳前进步子,明白“怎么干”

在“新赛道”起势。为破解生产分散粗放、技术落后、售价低廉的问题,活龙村探索推行“党总支+合作社+党员示范户+基地”的托管模式,由村党组织统一组织农事生产、储存、销售,在低温冻雨减产的情况下,托管示范基地的金秋梨不仅实现了保产增收,还将1.5元每斤的金秋梨卖到10元每斤,以实实在在的市场成效吸引更多农户“抱团发展”。

用“新渠道”降本。通过引进中农国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将村集中采购的农资需求跨省市并单,以谈判出厂价格统一配送到村的方式,切实降低农资采购成本,并抢抓机遇申报成为全县第一批农资集采示范村。

借“新技术”增效。中农国泰公司不仅能提供低于市场价格的农药化肥,还点对点开展农事技术指导,在活龙村金秋梨遭受低温冻雨后,该公司农技专家迅速为村金秋梨“号脉开方”,精准开展冬季清源、配施氮磷复合肥,推行套袋种植等技术指导,不仅推动托管基地金秋梨保产增收,还有效抵御疫情和自然灾害影响,进一步提高了金秋梨果品质量。

架好增收梯子,明晰“为谁干”

“心系群众鱼得水,背离群众树断根。”该村在探索发展农资集采工作中,充分发动党员干部力量,服务好老百姓。

摸清“自家底”。为弄清活龙村农资市场潜力,结合村(居)民代表常态化联系服务群众工作进行村情调研,掌握全村每年农资支出总额,基于底数,建立了托管基地试行-党员带动推行-全村全覆盖推广的农资集采发展思路,以点带面推动农资集采工作形成声势。

筑牢“桥头堡”。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通过党员大会号召,全村58名党员种植户全部加入农资集采。同时,党员干部现身说法,宣传带动群众加入,并结合网格化管理,组建了15支农资集采服务队,通过网格党小组收集农资需求清单、收取农资采购费用、发放农资物品等,提高农资集采效率。

系好“同心结”。为让群众受用爱用农资集采模式,强化与群众的利益联结,除了让农户享受低于市场价的农药化肥,村合作社通过与怀化中农国泰生物有限公司签订垂直电商合作协议,每年通过提供农资集采服务增加村集体收入5万元,并通过村集体收入反哺村级公益设施建设,真正实现村集体与种植户的“合作共赢”。

责编:杨丽群

来源:怀化日报